热导管一般是中空的圆柱形管,热导管两端产生温差的时候,蒸发端的液体就会迅速气化,将热量带向冷凝端,速度非常快。 热导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LosAlamos实验室的G.M.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"热导管"的传热元件,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制冷介质的热传递性质,透过热导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,其导热能力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。采用热导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、低风量电机,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,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,开辟了散热行业。 工作原理 热导管基本上是一内含作动流体之封闭腔体,藉由腔体内作动流体持续循环的液汽二相变化,及汽&液流体於吸热端及放热端间汽往液返的对流,使腔体表面呈现均温的特性而达到传热的目的; 热导管分类 低温(-70~200℃) 氟利昂、氨、丙酮、甲醇、乙醇、庚烷、水 中温(200~500℃) 萘、Dowtherm、thermex、硫 导热能力 从热力学的角度看,物体的吸热、放热是相对的,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,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。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:辐射、对流、传导来看,其中热传导快。热导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,使得热导管两端温度差很大,使热量传导。一般热导管由管壳、吸液芯和端盖组成。热导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,充入适当的液体,这种液体沸点低,容易挥发。管壁有吸液芯,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。热导管一端为蒸发端,另外一端为冷凝端,当热导管一端受热时,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,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,并且释放出热量,重新凝结成液体,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端,如此循环不止,热量由热导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。这种循环是进行的,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。 重力热管制作工艺 目前节能(余热回收)领域的热管换热器,常用热管多为重力热管。重力热管主要由管壳、端盖、工质三部分组成,其通常制作工艺如下: 1、机械加工(管壳、端盖,或者直接采购)——2、前处理(管壳、端盖除油除锈)——3、烘干——4、端盖焊接(氩弧焊,焊口打磨)——5、充装工质——6、排空气(烘烤)——7、封头焊接(氩弧焊)——8、检验